
2 月 8 日,长沙黄兴南路步行街旁,益阳参展商任先生望着面包车内囤积的货物散发恶臭,满脸无奈 —— 这些原本为美食节准备的食材,如今已彻底变质。这个春节,任先生和数十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展商,都因一场未通过审批的 “假美食节” 陷入困境:不仅前期筹备的货物报废,缴纳的参展订金也难以追回。目前,多方仍在协商维权,律师则指出,若合同有效,活动关联公司或需承担赔偿责任。(图 / 潇湘晨报记者 杨旭)
潇湘晨报记者 曹伟 实习生 吴世桢 长沙报道
签约参展:信任 “熟人” 与 “审批文件”,却遭多次爽约
任先生常年奔波于各地食品展,去年底,他在一个行业微信群中看到一则招商信息:1 月 30 日,长沙黄兴南路步行街将举办一场美食节。由于此前在其他展会上与招商负责人 “李某” 有过接触,加上李某在群内出示了活动方案及部分 “审批文件”,任先生便放下顾虑,决定报名参展。
按照约定,任先生申请了 3 个展位,与李某签订了参展合同,每个展位缴纳 1000 元订金,总计 3000 元。为了抓住这次展会机会,他还提前筹备了价值两万多元的货物,涵盖包子、鸡肉、干货等品类。1 月 29 日,刚过完年的任先生便带着几名工人,驾驶一辆货车和一辆面包车赶赴长沙,满心期待展会开幕。
然而,距离原定开展日期仅剩 1 天时,李某突然告知任先生:美食节延期至 2 月 1 日。可到了 2 月 1 日,黄兴南路步行街内毫无展会布置痕迹,李某又以 “手续未完善” 为由,再次将展会延期。此后,任先生多次联系李某,对方却逐渐失联,美食节也彻底没了下文。
惨重损失:数十参展商被困长沙,货物变质、资金告急
与任先生有同样遭遇的,还有来自全国的数十名参展商,最远的甚至从东北赶来。由于展会迟迟不举行,大家囤积的食品类货物因无法及时冷藏,纷纷变质。
“听说步行街人气旺,我特意多备了货,现在全坏了。”2 月 8 日上午,任先生拉开面包车车门,一股刺鼻的恶臭扑面而来,原本雪白的鸡肉已变成暗黄色,根本无法售卖。娄底参展商谭先生也无奈表示,为了赶展会,他们连春节都没好好过,提前抵达长沙筹备,可如今 “找不到冻库存货,货物损失一大半,订金也拿不回来”。
更让参展商们焦虑的是,滞留长沙期间的住宿、餐饮开支不断增加。任先生翻出钱包苦笑:“出门时带了几万元,现在几乎快花光了,几个人只能挤在小宾馆里耗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解决。”
维权迷雾:关联公司称 “李某非员工,公章被私盖”,管理方介入协调
参展商们仔细查看合同后发现,签约方落款为 “长沙学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下称‘学东文化公司’)”,签字人是李某,且盖有公司公章。于是,大家根据工商登记信息找到学东文化公司原办公地址,却发现公司早已不在此处办公。
2 月 8 日下午,记者联系到学东文化公司肖姓负责人。肖先生表示,李某并非公司员工,只是他认识的朋友。去年 10 月左右,李某曾提出 “借公司名义举办美食节”,当时他明确要求 “必须拿到全部审批文件才能开展”,但没想到李某在未获审批的情况下,私自收取参展商订金并签订合同。
“合同上的公章,是李某妻子从我车上拿走公章后盖的,我完全不知情。” 肖先生称,目前他也联系不上李某,已就此事报警。
此外,黄兴南路步行街市场管理方相关负责人介绍,举办此类大型活动,除需市场管理方同意外,还需通过城管、公安、消防等多部门审批,“目前我们已介入协调,帮助参展商维护权益”。
律师说法:若公章真实,学东文化公司或需承担赔偿责任
针对此事,湖南中兴律师事务所律师马滨从法律层面给出解读。他表示,根据我国 “表见代理” 制度,若被代理人(学东文化公司)与无权代理人(李某)存在一定关联,导致相对人(参展商)有理由相信李某享有代理权,那么双方签订的合同效力仍可能成立,代理行为的后果需由被代理人承担。
“只要合同上的公章真实有效,即便学东文化公司称‘不知情’,也可能需要对参展商的损失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马滨进一步指出,若调查发现李某在学东文化公司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私盖公章、收取订金后卷款失联,其行为还可能涉嫌诈骗,参展商可通过警方进一步追究其刑事责任。
目前,参展商们仍在与学东文化公司协商赔偿事宜,步行街管理方也在协助沟通。这场 “假美食节” 的后续责任认定与损失赔付,仍需等待进一步处理结果。
热门展会
2025.11.19-21
南京市
100000m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