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5 日,2025 年第六届世界光子大会在北京隆重拉开帷幕。作为全球光子领域的重要盛会,本届大会由中国光学工程学会(CSOE)、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美国工程院、德国工程院、瑞典皇家工程院等国内外权威机构联合主办,汇聚全球光电领域顶尖力量,共探产业发展新路径。
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吕跃广研究员,大会共主席西北工业大学黄维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谭久彬教授、复杂航空系统仿真全国重点实验室刘永坚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罗先刚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东林教授、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郭世泽研究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李劲东研究员、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姚建平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袁顺发教授,以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赵雪燕秘书长等重量级嘉宾应邀出席,为大会注入权威学术与产业视野。
开幕式:线上线下联动,掀起全球光子关注热潮
开幕式由清华大学曹良才教授专业主持,大会共主席 Osamu Matoba 教授发表开幕致辞。Osamu Matoba 教授从战略高度与国际视野出发,系统擘画光子产业未来发展蓝图,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

清华大学曹良才教授担纲主持

Osamu Matoba教授致辞
本次开幕式创新采用 “线上 + 线下” 联动模式,吸引全球超 11 万人次观众同步观看、互动参与,迅速点燃全球光子领域的关注热情,彰显大会的国际影响力与行业号召力。
重磅举措集中发布,勾勒光子产业发展新图景
开幕式后,多项推动光子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举措集中落地,涵盖学术表彰、期刊发布、战略启动等多个维度,为行业注入强劲发展动能:
1. 第十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创新论文奖颁奖
“第十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创新论文奖” 评选工作依托学会理事会与各博士点单位的深度参与,历经学会评奖办公室初评、同行专家通讯复评、院士专家委员会终评三级严格审核,最终评选出 11 篇创新论文与 11 篇提名论文。这些获奖成果集中展现了当前光学领域的前沿创新实力,为行业学术研究与技术突破提供重要参考。

图:第十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创新论文奖
2. 《PhotoniX Synergy》期刊发布仪式
大会现场,《PhotoniX Synergy》期刊发布仪式成为焦点。该期刊是《PhotoniX》期刊系列的子刊,由中国光学工程学会联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暨南大学共同创办,由 Springer Nature 负责国际出版发行。

PhotoniX Synergy 期刊发布
作为一本聚焦光子集成技术的专业期刊,《PhotoniX Synergy》覆盖 “新型材料 — 可扩展制造 — 终端应用” 全技术链条,旨在通过解决技术全栈问题,催化下一波光子技术革新 —— 让 “集成” 不仅成为一种技术方法,更成为提升产业能力的核心倍增器。
3. 三大战略项目同步启动
为进一步推动光子技术落地与产业协同,大会同步举行三项重要启动仪式:

图:“光链行动”服务地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图:“中国光子新质生产力联合体”见证启动仪式。

图:“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第二期“守望·逐光”科普育人项目签约仪式”。
“光链行动” 服务地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启动
:聚焦地方产业需求,搭建 “国家级学会 + 地方” 协同合作桥梁;“中国光子新质生产力联合体” 见证启动
:响应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汇聚多方力量突破技术封锁;“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第二期‘守望・逐光’科普育人项目签约仪式” 启动
:助力乡村振兴,创新科普育人模式。
(1)“光链行动”:赋能地方产业,助力革命老区振兴
“光链行动” 地方代表、井冈山市委副书记、副市长胡晓明在现场介绍了井冈山的实践与期待:
在科技部长期定点帮扶下,井冈山市 “1+2” 主导产业蓬勃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当地重要增长极。目前,井冈山正聚焦 LED 显示、触控显示、光纤等细分领域,积极布局产业链上下游,已集聚一批优质企业,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层级不断提升。
为实现 “科技 — 产业 — 经济” 良性循环,井冈山正探索 “国家级学会 + 地方” 协同机制,精准对接产业技术需求,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胡晓明表示,希望以 “守望逐光” 项目为契机,依托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的智慧资源,在产学研平台搭建、前沿技术转化、专业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共同做大做强井冈山光电产业,以科技赋能革命老区振兴,实现 “技术创新 — 产业落地” 全链条赋能。
(2)“中国光子新质生产力联合体”:汇聚多方力量,突破核心技术
“中国光子新质生产力联合体” 是响应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的关键举措,由中国光学工程学会联合 50 余家学科顶尖高校、60 余家中科院及工业部门研究院所、80 余家行业龙头企业及金融单位共同发起成立。
该联合体的核心使命是突破国际技术封锁,提升我国光子产业国际竞争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核心动能,为光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协同创新平台。
(3)“守望・逐光” 科普育人项目: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创新科普模式
为响应国家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部署,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于 2024 年在井冈山启动 “守望・逐光” 科普育人项目,组织百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对革命老区留守儿童开展 “一对一” 帮扶。
2025 年,学会将新增 10 所合作高校,进一步探索 “教育、科技、人才” 一体化科普新模式,通过科普育人助力乡村人才培养,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大会报告:顶尖专家云集,共话光电前沿技术

清华大学孙洪波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樊仲维教授
本届大会报告环节由清华大学孙洪波教授与中国科学院大学樊仲维教授联合主持,众多全球光电领域顶尖专家登台分享,以高水准学术报告点燃现场学术氛围,带来前沿研究成果与深邃行业洞见: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Allen Yi教授
-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Allen Yi 教授:以《An Investigation of Material Property Changes in Compression Molding of Precision Optics》为题,依托大量实验数据与案例,深入剖析精密光学压缩成型过程中的材料特性变化,为优化制造工艺、提升光学元件精度与质量提供理论支撑,助力产业技术升级。

日本神户大学Osamu Matoba教授
- 日本神户大学 Osamu Matoba 教授:在《Computational 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Imaging for in vivo Bioapplications》报告中,聚焦计算三维荧光成像技术在生物体内的应用,其研发的先进算法与设备可实现生物微观结构和生理过程的可视化,为生物医学研究、疾病诊疗开辟新路径。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姚建平教授
-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姚建平教授:分享《单片集成硅基光子系统:微波 - 光波双波段 “星星 - 星地” 通信系统和多功能微波光子雷达》,介绍高度集成化、小型化的芯片级硅光子系统 —— 该系统融合多功能雷达与双波段收发器,在通信、遥感、国防等领域应用潜力巨大,有望革新行业技术格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陆朝阳教授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陆朝阳教授:以《From Einstein's curiosity to quantum computer engineering》为题,从爱因斯坦对量子世界的思考切入,回溯量子理论发展历程,重点介绍国际最高效率全同性单光子源、三代 “九章” 量子计算原型机等突破性成果。其提出的量子并行计算机制为破解尖端科学难题提供新路径,展现出量子计算领域的变革潜力。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王建峰高级规划师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王建峰高级规划师:在《人工智能时代光通信中的光电子集成趋势》报告中指出,AI 算力爆发催生算力网络新需求,光通信光电子集成正向系统级跃迁。当前 DCN 光模块朝 “更低功耗、更高带宽密度” 方向演进,硅光集成等技术成为破解传输瓶颈的关键,而 CPO/OIO 则是光引擎发展的核心技术方向。
同期盛会:第十六届光电子产业博览会,赋能产业跃迁
与大会同步举办的 “第十六届光电子产业博览会 —— 新质生产力创新展”,同样亮点纷呈。展会聚焦 “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跃迁” 主题,吸引 1167 家单位参展,涵盖全产业链优质资源:
军工集团
:航天集团一院、二院、十一院,中电科集团、中航工业、中国船舶等十二大军工集团下属近 50 家单位;行业龙头企业
:华为、中兴、烽火、比亚迪、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寒武纪、歌尔等 352 家;科研机构
:六大光机所及各类新型研发机构 20 余家;高校及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 300 余家。



- 展会设置红外技术及应用、测控技术与仪器、精密光学与测试测量、光通信与光传感及物联网、新质生产力技术成果展等 9 大主题展区,集中展示光电子信息、激光制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最新成果,全方位呈现光电子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核心引擎的变革力量 —— 从光子集成芯片、光电共封装(CPO)等颠覆传统的技术突破,到太赫兹安检、量子点红外探测等军民融合创新,再到硅光互联、超快激光加工等重塑产业逻辑的应用,生动诠释光电子技术如何通过 “光替代电” 的能量转换、“芯片即系统” 的功能重构,推动算力密度跃升与制造范式革新。
特色板块与配套活动:精准对接,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
博览会特设两大特色板块,并举办多场精准对接活动,构建 “场景驱动 + 全要素服务” 的产业生态:

- 链长制会议区:依托 “链长统筹、多方协同” 机制,搭建企业供需洽谈、技术合作、资本对接的一站式平台,围绕产业堵点、技术瓶颈开展深度研讨,助力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加速形成协同高效的产业创新集群。
- 天文科普体验区:以 “光子探索宇宙奥秘” 为核心思路,融合前沿光电子技术打造沉浸式科普空间。参观者可通过高分辨率光学望远镜观测天体,借助光子探测设备捕捉宇宙信号,直观感受光电子技术在天文观测、深空探测领域的应用价值。
- 此外,博览会围绕 “供需匹配、产教融合、产学研协同” 举办多场配套活动:
- “2025 追光论坛 — 中国光学工程青年发展论坛”“光电菁英博士研究生论坛”“光电新星硕士研究生论坛”:搭建青年人才学术创新高地;
- “光电新质生产力发布会”:全景展示前沿技术突破;
- “百校千企招聘会”:打通产学研人才输送通道;
- 科研仪器对接会、投融资路演、高校实验室对接会:推动国产设备与科研需求耦合、为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赋能、促成校企联合研发共同体。
- 这些活动以 “供需发布 + 精准匹配” 的创新模式,助力工业部门延链、龙头企业强链、中小企业补链,推动产学研用各环节无缝衔接,为行业破解难题、为企业渡过难关提供有力支撑。
盛会展望:共赴光子科技盛宴,携手共赢未来
光电子产业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引擎,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力量,其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深刻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未来科技格局。2025 年第六届世界光子大会以 “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跃迁” 为使命,通过汇聚全球顶尖资源、发布前沿研究成果、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为破解技术瓶颈、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本届盛会为期三天,组委会邀请 230 余位杰出特邀专家出席,6 月 25 日至 26 日将举办 80 余场专题交流会,九大展区持续呈现前沿技术与创新成果。诚邀全球光子领域从业者、研究者、爱好者共赴这场科技盛宴,在交流合作中碰撞智慧火花,在产业生态构建中携手共赢未来。
热门展会
2025.11.19-21
南京市
100000m²